小象网 |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页 > 快看 > 正文
夏日防范手足口病,这份小贴士请收好
来源:腾讯网 2023-08-12 10:24:39

骄阳似火,挡不住孩子们外出游玩的脚步。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防范夏季流行病——手足口病。

在此,邀请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姚晓荣为我们带来科普!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认识篇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由于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所致。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小的幼儿,4岁以内多见。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臀部及手掌、足跖部的皮疹,以及口痛、厌食、发热。家长带患儿就诊时,医生体检可发现口腔内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处。皮疹通常发展很快,不痒、不痛、不流脓,成簇状出现,痊愈后不留瘢痕。

该病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孩子十多岁了,还会得手足口病吗?

85%-95%手足口病发生于婴幼儿,还有极少部分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临床常见的情况是,孩子自身抵抗力较弱,家里有正处于幼儿期的二宝,恰巧患手足口病,一起生活,没有进行隔离,因此大宝也可能被传染。

当然,患儿年龄越大,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越小。

孩子不发热,也会是手足口病吗?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都会伴有发热,但也有少部分并没有发热症状。

由于患儿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不易被发现,家长往往是因孩子进食少、进食时哭闹前来就诊。医生体检时,才发现患儿口腔内大量疱疹,并伴有溃疡,因此影响进食。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没有发热就不是手足口病。

预防篇

预防手足口病,主要应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入手。

0传染源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有一些感染病原体的人,很可能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同样也可以成为传染源,但因为没有发热等症状,一般传染性较低。

不过,家长对此也不用特别担心。如果出现相应症状,及时就诊即可。

0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也可以通过手与手之间的直接皮肤接触传播。因而,如果生活中能做到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该病传染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还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除导致明显的发热、手足皮疹症状之外,相应的病原体还有可能仅仅导致疱疹性咽峡炎,而很多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并不作为传染源进行控制。

所以,在夏季流行季节,也尽量不要让孩子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直接的皮肤接触。

0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是抵抗力尚未完善的婴幼儿,建议家长平时要从各个方面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不要挑食偏食,多吃蔬菜水果。

✪勤洗手,多户外活动、晒太阳。

✪增加锻炼,增强体质。

✪及时带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

孩子这几天都没有出门,怎么也会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可能宝宝曾经接触到传染源而妈妈未留心,病毒潜伏在体内,过了几天才出现症状。

家里有2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另一个需要分开隔离吗?

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宝宝,建议隔离并医学观察7天。

治疗篇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

针对发烧,进行退热处理,如口服退热药及物理降温,也可配合口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针对口腔疱疹及溃疡,采用口腔喷雾剂缓解疼痛。

对于膝盖、臀部、手足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疹,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如伴有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

家长在护理手足口病患儿时,应让其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多洗手,保持清洁。

建议多以软烂、流质及低温饮食为主,防止加重溃疡创面;可以吃些药膳粥,起到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

孩子发烧,热度迟迟不退,需不需要用抗生素?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热需要退热对症处理。

如果患儿抵抗力差,合并细菌感染,则需要加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孩子确诊手足口病,会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防可治。

但需要提醒家长,患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不止、头痛等危重情况,应及时就诊。

生活篇

每年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有宝宝的家庭,需要格外重视卫生。

0环境卫生

每天早上开窗通风,保持家里空气流通。

孩子物品及时消毒,衣服和被子也要经常拿出去晾晒,达到紫外线杀菌的效果。

0清洁卫生

督促孩子勤洗手,流行季少去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其他患儿,以免相互传染。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在接触宝宝、冲奶粉、换尿布、喂饭之前,都应该认真洗手。

0食品卫生

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鼓励孩子多喝水,避免因为上火导致口腔疱疹。

总之,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不被手足口病困扰,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新闻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iaoxia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象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bfce@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