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至今依旧能清楚地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像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在我的少年时期时,特别是居住在乡镇的居民和农民,每逢过春节的前后都有“摆年夜饭”的习俗。
在那时的我并不知晓“何谓摆年夜饭”,等到长大成年以后才弄明白。所谓的“摆年夜饭”是指:大人们事先烧好很多的美味佳肴(小菜),这些小菜我们还不能先吃,要给另一个世界的祖宗先吃,等到“他们或她们吃完后”,我们才可以吃。一般情况而言,“摆年夜饭”的习俗只会提前,而不会向后挪移,最迟也要在正月大年初一这一天“摆年夜饭”。虽说像我所在城市的城市化率,要比其他省市来的要高出许多,不过,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家庭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习俗。
身处少年时期的我,国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都要凭票证供应,如:买“糖”要有“糖票”;买“副食品”要有“副食品票”;买“食用油”要有“食用油票”……凡是种种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不过,每逢过年前后的供应量,要比平时多一点,也能多买一点,尽管是这样,为的就是“摆好年夜饭”、过好年(春节),至少也要从第四季度开始,采办(购买)“摆年夜饭”和“过年”所需的菜肴。
(相关资料图)
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在“摆年夜饭”时,还是在“过年时节”,“鸡鸭鱼肉”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四样菜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四样菜肴,而且四样菜肴全都要上齐全的,缺少一样还不行。如:上鱼就要上一条鱼,不能只上半条鱼……在平常时节,由于每家每户的收入不仅不多,而且也是相差无几的,加之各种小菜基本上是凭票证限量供应的,所以这四样小菜,我们顶多只能吃到两样。有许多住在城镇的家庭,有环境条件的,则是自己去向农民购买刚刚孵化出来的鸡鸭散养,等养到“摆年夜饭”和“过年时节”时再备用,这样做,不但可以省点钱,而且还不必为购买不到鸡鸭而发愁。因为爷爷陆俊德奶奶王妙心家有一个大后院子,后院的后面还有一条小河浜,所以等每年过年结束后,在三至四月份时,都会向农民老伯伯购买刚刚孵化出来的八只鸡和五六只鸭子,散养至“摆年夜饭”和“过年”时用。
除去上述所说的四样小菜外,每户家庭至少要配上一套两只大盘(盆)子,即“什锦大拼盘(盆)和鱼盘(盆)”。在“什锦大拼盘(盆)”里堆满只有在“摆年夜饭”“过年”时,才可以“全部品尝到的美味佳肴”,如:太仓牌的肉松、松花皮蛋、金华火腿……
“摆年夜饭”时,事先要摆铺好桌子和凳子,再在桌子上摆上一排碗形小酒盅与筷子、一只香炉和两只烛台,小酒盅里倒满老酒,老酒有黄酒也有白酒,再在香炉和烛台里面插上三支香和两只蜡烛,还要在台子的前面放上一个厚垫子,此时的祖辈便会大声招呼我们小辈说:“你们从现在开始,是不可以碰到(倒)桌子、凳子和垫子的,若是惊扰到老祖宗,这一年家里都会触霉头、走霉运的!”……
等到各种美味佳肴烧好上齐摆满一桌之后,开始点燃香和蜡烛,此时的屋子里也变得炊烟袅袅的,不过,还要等到香和蜡烛燃烧到一小段时间后,所有的家人,从大到小依次给老祖宗磕三个响头,我们一边给老祖宗磕头的时候,一边还要烧锡箔,一般都是等燃烧到三分之一时才开始。大人们,尤其是祖辈从开始直至结束,嘴里面会不停地念念有词,什么保佑家人一年都健康平安顺利之类的话语……
在我的少年时期时,爷爷奶奶家和外公外婆家都有“摆年夜饭”这种习俗的,“摆年夜饭”也都是和“过年”放在一起的,只因为在那个时候,唯有在过年时节,才能把所有的家人全部聚集齐整,还因为在当时我的家住得离爷爷奶奶家比较近,走路去最多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多数情况都是在爷爷奶奶家“摆年夜饭”“过年”的。
在那时的我们天不怕地不怕,总是把家里长辈们说的话语,当做耳旁风不予理睬,唯有惧怕先生,把先生说的每一句话语,会当做圣旨似的句句都放在心里。大概是在我读三年级时、在开始放寒假之前,先生对我们说,过年“摆年夜饭”“还要磕头”,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这样做是不对与不好的,我们要破除封建迷信……从那一年过年开始,我死活也不肯磕头,说是先生说的,磕头是封建迷信要破除,父亲和姑父不管怎么规劝我,就是不肯磕一个头,气得父亲只好作罢。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吃饭类图片以及各种上海美食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7年02月01日星期三下午
最后编辑于:2023-06-29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