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象山南田岛东南海域,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车正“拔海而起”,它们中的每一座,都有43余层楼的高度,仅叶片直径就有225米,在台风海域年平均风速8.5米/秒的情况下,一年就能等效发电超过4000小时……
这正是浙江省在建的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象山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以下简称:象山海上风电二期),该项目由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打造,现已纳入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名单。该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上网电量高达16.4亿千瓦时。如此大规模的海上风电项目储能难题始终困扰着诸多业内人士,快来看看运达股份有何妙招吧。
年减排CO2 上百万吨
(相关资料图)
运达参与打造浙江最大海上风电场
象山海上风电场总面积约58.9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504兆瓦,共布设56台单机容量为9兆瓦的运达股份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总投资约60亿元。
据运达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结束第一阶段试沉桩施工后,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56台风电机组施工全面铺开,后续风机基础和风机安装等多项工作也将同步进行。
象山海上风电二期施工水域位置偏远、施工船舶和人员数量众多、气候海况多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运达股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和技术安全等措施准备到位,以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服务保障项目安全交付。
该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上网电量可达16.4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火电机组相比,可减少标准煤消费53.25万吨,减少碳排放102.17万吨,对于改善浙江省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满足地区用电需求增长、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一储
运达匠心打造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而深远海域风电项目的储能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人士。对此,运达股份项目负责人表示:“运达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海上风电+新型储能’同步建设、同步并网的技术路径,为更好地打造象山海上风电项目,我们创新推出了定制化的‘一机一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为每台风电机组配置装机容量6%/1小时的储能设备,可以节约配置集中式储能占地征地的成本,大大增加风电场站投资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储能与新能源发电最优经济联动运行。”
据悉,运达股份海上风电“一机一储”系统还具备主动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平滑风力发电输出特性、长时风机主控系统备电、抗台后备电源及远程黑启动等功能,具有电网友好适应性、运行高可靠性、运维智能便捷等特点,能经受住高海拔、多风沙、高盐雾、高湿度等恶劣环境的考验。
深海逐风
运达推出重磅利器助力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我国海岸线较长、拥有岛屿众多,具备的海风资源颇丰,非常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应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在国家政策鼓励及地方补贴机制相继出台支持下,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工作持续向深远海区域迈进,打开了海上风电长周期、高增长的新发展局势。
运达股份抢抓发展机遇,向海图强,深海逐风,借助陆上风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厚积薄发之势,于2021年推出了全面进军海上风电的重磅利器——9.XMW海鹞平台海上风电机组,该平台机组采用抗台风控制策略、暴风穿越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智能控制策略,可保障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2022年,为响应深远海域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运达股份加速推进“两海战略”发展,再度推出15.XMW海鹰平台海上风电机组,可适用于年均风速超过9m/s的深远海域,在设计与开发上突破了海上机组一体化、风—浪—流耦合控制、抗台风策略等关键技术,具有更高的发电性能、更低的度电成本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目前,运达主推的15.XMW海鹰平台与9.XMW海鹞平台,覆盖多款海上风电机组,可以满足全海域装机需求,通过提供更高可靠性、更高性价比、更优适应性的海上风电产品及服务,进一步向深远海域风电市场开拓。
以象山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为新起点,未来,运达股份将紧紧围绕“立足浙江、布局全国、放眼世界海域”的战略方针,在继续保持陆上风电优势地位的同时,持续提升海上风电产品及新能源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助力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